吳梓寧,《Ghost Work (Anti-Xmas Party)》,「10×10×10(有態度…

吳梓寧,《Ghost Work (Anti-Xmas Party)》,「10×10×10(有態度…
聯展,「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在時間與性之外:亞洲科幻酷兒檔案切片》」國立台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吳梓寧,《魅塌域 2.0》,手機虛擬實境應用程式、3D掃描、3D列印、3D動畫、錄像投影、紙張、畫框、旋轉椅,…
個展,「恆空出世-2016吳梓寧創作個展」德國駐上海哥德學院開放空間,上海,中國,2016。 開幕暨座談:20…
聯展,「N分鐘影像藝術節」,上海CAC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上海21世紀民生美術館,上海,中國,2015。 展期…
聯展,「龐畢度/日本東京前衛影像藝術節2015」,UPLINK,東京,日本,2015。 展期:2015年6月1…
麥克魯漢在《認識媒體》中表示:「任何延伸,不論是皮膚或手腳的延伸,都影響到整個心理與社會的複合體。」在參與科技…
聯展,「Cutlog藝術節-巴黎:軌跡」,黎塞留工作室60,黎塞留街,巴黎,法國,2013。 參展作品《網路原…
「藝術必須是美的 │藝術家必須是美麗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2010年,作者直接回到身體性的行為表演,重新…
《虛鏡迴圈》,是以作者2008-2009年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360°環景影像創作個展。作者認為3D 電腦動畫…
1990年代網路向公眾開放大約20年的時間,我們可以想像網路世界的初始,有如原始世界。2006年,作者創造了一…
2006年,《虛擬鏡域》投影內容是展場電腦自我擷取桌面影像,並上傳至網路無窮回播的即時串流影像。開啟的網頁瀏覽…
聯展,「Media in “f”」 2005 世界婦女年會:第九屆國際跨領域女性大會藝術展,梨花女子大學藝術中…
繼《虛境公民》之後,2005年,七位虛境公民終於上線,為《網路靈魂銀行》擔任大使。網路靈魂銀行販賣的是類似「生…
2003-2004年間,作者以3D動畫創造了七位網路虛擬角色、七座網路虛擬城市、七個網路虛擬自然場景的動畫影像…
網路多向文本與實體空間的詩性裝置,造形意象以頭髮為主要符號,以垂掛的電纜、懸吊的黑色蠟柱、人髮包覆的梯子、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