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梓寧,《天文學的啟示 Astronomy Inspiration》,互動裝置,2011。

《一堂天文課 ◎惠特曼 只要聽到那博學的天文家, 只要證明啦、數字啦、排在面前, 只要圖啊、表啊列出,要把它們加減乘除, 只要坐聽那天文學家在教室講得滿堂喝采, 我會很快沒來由的變得疲乏厭倦, 只好起來悄悄一個人溜出去, 到神秘濕潤的夜氣裡,並不時地, 在純然的寂靜中仰望星辰。

《天文學的啓示》是作者於2011年底舉辦的個展:《即身書寫-Mind Your Body》其中一個系列創作的作品之一。此系列作品透過「歪像投影」裝置,將轉化為貌似條碼的抽象圖形投影在挑高的牆面、地面或展牆上,觀眾以身體逼近牆面-《亞洲的閱讀知識/姿勢》、蹲踞地面-《螞蟻的智慧》、躺臥仰頭-《天文學的啓示》或側身歪頭-《閃現的靈光》等身體姿勢,進行視覺角度的調整,才得以還原文字符號的內容並閱讀作品傳達的訊息。此系列作品透過歪像投映裝置,作者在空間中設定了不同視點的觀看佈局,以及觀看姿勢的設定,使觀眾在觀看作品時的身體圖像,也一併成為作品的重要組成元素。當解讀作品隱藏文句所欲傳達的訊息,或者對作品進行詮釋時,觀眾的觀看姿勢與體驗,也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此,作者進行不同的「場面調度」(Mise- en-scène),而調度的不是螢幕框內的影像內容,而是「畫外」的觀眾身體。隨著觀眾視點轉換,所產生的時間差以及位置差,才可能使作品產生影像事件的進展與改變。 《天文學的啓示》在影像內容上,以動畫模擬宇宙星系的運動,而穿梭其間出現的,則是引用美國詩人惠特曼所寫的一首以天文學為題的詩作。詩文內容暗示理性的學科理論學習(天文學)與感受性的美感哲思(躺在草地上觀看星空)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習方法,詩人(惠特曼)選擇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