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梓寧,《GMO Restaurant 基改餐廳》,生物藝術,2016。

作者採用現地製作方式取得當地市售的大豆、玉米、稻米等穀物食品原料,製作人體器官培養而成的各式菜餚,在未檢測的情況下,不可得知這些菜餚是否含有基改作物在內。作者意不限強調基因改造的食品安全,或食用後對人體是否產生不良作用的疑慮,而是被人工調整後的強勢物種在種植過程中,對自然環境中其他物種生存造成侵害、打破原有生態平衡的危機,遠比食安疑慮更值得關注。

透過人體器官翻模而擺放於餐盤中的三組GMO套餐,分別選用稻米、玉米、大豆三種主食的基改作物,針對確實發生過爭議事件的特定基改作物編號作為套餐名稱,希望引發觀眾針對這些基改作物的編號與報導事件進行瞭解與關注。

 

《基改餐廳—套餐MON-04032-6》GMO Restaurant—Meal Set MON-04032-6

吳梓寧,複合媒材裝置,人體翻模雕塑、環氧樹脂、市售大豆、螢光劑、餐具,尺寸依場地而定,2016。

Wu Tzu-Ning, Mixed Media Installation, Body Sculpture Molding, Epoxy, Soybeans, Fluorescent Agent, Tablewares, Dimensions Variable, 2016.

1982年,首批轉基因作物問世,是具抗生素抗藥性的菸草;1994年首批獲准上市的基因改造食物是能減緩熟成速度的轉基因番茄;同年「孟山都」(Monsanto)公司將第一批耐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MON-04032-6引入美國市場。2014年,全球種植了9070萬公頃的轉基因大豆,佔總大豆種植面積的82%,是當前世界上最常見的基改作物之一。(參考台大農藝學系GMO面面觀、臺灣基因改造食品生物安全資料庫。)
《基改餐廳—套餐MON863》GMO Restaurant—Meal Set MON863

吳梓寧,複合媒材裝置,人體翻模雕塑、環氧樹脂、市售玉米、螢光劑、餐具,尺寸依場地而定,2016。

Wu Tzu-Ning, Mixed Media Installation, Body Sculpture Molding, Epoxy, Corns, Fluorescent Agent, Tablewares, Dimensions Variable, 2016.

2007年,法國生物學家Gilles-Éric Séralini受綠色和平組織委託的研究報告,引用「孟山都」(Monsanto)公司於2004年做的實驗報告內容。據報告顯示,吃了基因轉殖玉米MON863的老鼠,血液和腎臟檢測會出現異常。歐盟對該作物的安全評價及補充試驗報告進行分析,卻認為將Mon863投放市場不會對人和動物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授權進口該玉米用於動物飼料,但不允許用於人類食用和田間種植。(參考台大農藝學系GMO面面觀、臺灣基因改造食品生物安全資料庫。)
《基改餐廳—套餐BT63》GMO Restaurant—Meal Set BT63

吳梓寧,複合媒材裝置,人體翻模雕塑、環氧樹脂、市售稻米、螢光劑、餐具,尺寸依場地而定,2016。

Wu Tzu-Ning, Mixed Media Installation, Body Sculpture Molding, Epoxy, Rice, Fluorescent Agent, Tablewares, Dimensions Variable, 2016.

BT63基因改造水稻,抗蟲性極強,幾乎不用噴藥就能避免大多數蟲害。然而因研究小組沒有製造育種能力,在1200畝試種階段委外育種,因此造成種子外流。到2008年下半開始事件爆發,公眾逐漸得知中國武漢附近一帶出產的稻米都是BT63基因改造,已經流入市面,而且出口歐盟的稻米累積有近百批被檢出有BT63基因。2014年4月在央視記者的抽查中,市售稻米隨機採樣5包中有3包含有BT63基因。(參考台大農藝學系GMO面面觀、臺灣基因改造食品生物安全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