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跳境(Trans-Territory)協同策展 – 實地考察與現地創作

跳境(Trans-Territory)- 實地考察與現地創作

原發表於《2012 DELTA:亞洲生活手勢II ─跳境》畫冊

◎吳梓寧

 

在全球化的今日,以全球尺度進行策劃的國際性雙年展、三年展在不同國家區域中不斷增加,威尼斯雙年展更被戲稱為「藝術奧運會」,以國家館的展覽形態帶出了如同各國在世界博覽會中,藉以展現國力與生產力的國家競賽意識。創作者們若能在這些全球性的藝術盛事中展露頭角,有如被選派成為國家代表隊一般,在國內外也能獲得一定程度的討論與關注,因此也成為許多創作者勉力進取的目標。

近年來,藝術界也出現不少檢討雙年展機制與這類全球性策展,如何改變與影響藝術生態的討論。尤其,在藝術體制內策展人角色的崛起,其掌握的資源與分配上的權力運作,以及當策展成為一種創作形式而成立的今日,也已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過往以藝術家及作品為創作主體的展覽觀念。這些發展,使得許多當代創作者也積極透過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展覽交流與藝術駐村,除了進行異境中的文化視野與生活體驗的種種交流和轉換之外,藉此增加自己作品在全球的能見度,增加與國際策展人接觸的機會,似乎也變成一項重要策略。

然而,除了加入上述全球化的跨國文化產銷邏輯之外,事實上也出現了一些異質性的策展形態,其共同點均帶有某種「反策展」的思考,無論在策展人角色功能上的顛覆、形成展覽的方法與呈現形式,都企圖挑戰過去主要由策展人進行作品選件和透過策展論述建構主觀詮釋的策展形態,逐漸將策展人與創作者間的權利位階與合作關係,進行更多樣化的嘗試與重新思考。

本次2012「DELTA亞洲生活手勢Ⅱ」的展覽,為臺南藝術大學創作理論研究所與北京中央美院兩校博士班之交流展,主題「跳境(Trans-Territory)」正是在重新思考國際交流展覽的形態與策展方法上的嘗試,並透過策展團隊的共同研討下所產生。某個角度來說,仍然延續了2011年「DELTA亞洲生活手勢-亞洲藝術學術論壇」對亞洲現代性議題中「日常性」議題的討論。不過,整理上屆論壇所得到的結論,關於台灣(南藝)創作者較偏重於「個人性」的表達與自我關注的特質,特在本次「跳境(Trans-Territory)」的策展方法上,希望透過實地考察與現地創作的策劃,創造雙方創作者在境遇轉換的實際體驗。

透過規劃「歷史與諸眾域」、「惡地與疆域化」兩大軸線的實地考察與現地創作,企圖打開一個延展向「外部性」的關注。透過自然環境與文化歷史交互作用的視野和境域轉換,在一天之內密集的行程規劃,將創作者們帶往異質的自然環境與文化場域中進行考察,並透過極短的二天時間進行現地創作與展覽發表,共同展現台灣與中國創作者們在不同視域下的亞洲日常境況與藝術觀點。

 

有關如何訂定出「歷史與諸眾域」、「惡地與疆域化」兩大軸線的主題來規劃考察行程,其原初的規劃想法是基於兩岸觀光交流日益頻繁,專挑風景名勝的觀光景點與行程,對於央美博士生來台交流恐怕太過俗濫與表面,而如何讓他們看見不同面向的台灣?以及考慮將台灣創作者自身都可能鮮少親身踏查過的路線納入,也算刻意創造某種雙方創作者在考察過程中,共同的「陌生經驗」來作為這次「跳境」的共通起點。

最後,在「同中求異」與「異中求同」的雙向可能性中,研討訂定出「歷史與諸眾域」、「惡地與疆域化」二大考察路線的主軸,以下介紹二大考察軸線的行程內容與紀錄:

 

「惡地與疆域化」2012/12/16 07:30-16:00

台灣有所謂的三大惡地景觀,分別是泥岩惡地、礫岩惡地及石灰岩惡地,其中又以西南部泥岩惡地所佔的面積最大,泥岩地區因地質與氣候因素的雙重影響,為台灣坡地中最難整治、植生綠化固難度最高的山坡地區域。

由於泥岩的表層遇水就會迅速軟化、崩解,但經曝曬、乾燥後卻又堅硬如石,並且極易龜裂崩落,因此在乾濕的交互侵蝕作用下,導致一般泥岩裸露地區的地勢起伏極大、地形十分複雜,再加上泥岩地質土層淺薄,以及氣候及地質條件之雙重限制,使得泥岩本身極不利於一般植物的生長,為時日久,便逐漸成為寸草不生之裸露地。泰半地區皆因難以進行農業耕作且地勢、地質不適宜人居,以致人煙稀少,因此泥岩地區素有惡地(bad land)以及地癌等難堪之封號。[1]

行程的第一個景點,就是驅車前往臨近南藝校園最近的「大內區曲溪社區」由曲溪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金士奐(葉媽媽)親自導覽,參訪當地著名惡地形。由北至南可依序看到大匏崙、大坑和被稱為「赤裸龍」的二溪月世界。對照於五指山的蓊鬱,緊鄰其旁的「赤裸龍」則顯得光禿一片,別有一番蒼茫風味。過往的遊客與當地居民,更對周邊其他景觀起名「疊彩山」和「醉仙跡」等名號,吸引遊客駐足並面對荒瘠的土地景觀進行浪漫的想像。[2]

央美博士生姚璐與胡小妹,在此拍攝不少惡地形的照片,作為後續現地創作的影像素材,姚璐巧妙結合影像處理,在山水風景與土地過度開發的現代性批判議題中,延展出自然景觀與過度開發「孰為惡地?」的影像辯證。而馬佳偉也在此採集當地的沙土,納入她標注在全球不同經緯度位置所採集到101種不同色彩的土壤之一,並進行色彩漸層的排列,以達到某種解疆域化的作品訴求。

隨後,一行人繼續前往甲仙與小林村進行考察,這個景點主要是2009年莫拉克颱風受到自然力所重創的地區。不同於曲溪社區原本就寸草不生、罕為人居的天然惡地,小林村這個區域在風災下慘遭滅村,則是因山坡地水土保持不佳與風災自然力的雙重影響下,從原本人口聚居的村落瞬間成為無人的荒涼惡地。這個景點的現地創作,則由筆者與甲仙國小的師生合作,進行社群參與的水土保持種植行動。

總結「惡地與疆域化」路線,我們規劃了看似並不「光彩」的惡地之旅,但曲溪惡地景觀的特殊性與可看性,對央美博士生來說還是具備了一定的奇觀效果。甲仙小林村受到自然力破壞的場景,相信央美博士生們對此並不陌生,中國這幾年同樣遭受到地震與洪災重創的經驗,也都能夠快速進行連結。全球共同面對的氣候變遷與生態環保議題,恐怕已經成為當下最迫切關注的焦點。

 

「歷史與諸眾域」2012/12/16 16:00-22:00

假使我們相信創作者們經常處在班雅明筆下的漫遊者狀態,他們不似一般的觀光客般期待風景名勝的旅遊導覽。而是透過漫步與沈思,對城市進行詩性的閱讀與對歷史的緬懷。那麼台南市,作為曾是台灣300多年來的首府古都,其蘊含的歷史建築與常民生活所流傳下來的小吃、器物等等,作為本次考察另一主軸「歷史與諸眾域」的路線規劃,應該是當然之選。

因此,參訪完甲仙小林之後,便直接驅車前往台南安平由沈葆楨建於清代的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以及最早由荷蘭人建於1624年的熱蘭遮城(Zeelandia)遺跡(安平古堡),再進入安平老街區探訪劍獅,以及使用紅磚、咾咕石和蚵灰為建材的三合院建築。央美博士生黃洋,在此地拓印了許多台南的建築紋理,後續將之與他先前在廣東揭陽老牆拓印的紋理進行並置與對照,呈現了異中求同的雙城印記與連結。

而後,又前往神農街與海安路藝術造街的區域,探查因為都市更新計劃所產生的地下街工程爭端,如何透過海安路藝術造街的轉化,透過藝術修補錯誤都市計劃的惡果,重新活化原本沒落的街區,成為新的熱門觀光景點並帶動周邊商機的成功範例。央美博士生們對於在中國,更加快速且劇烈的都市更新發展也十分有感,如何在歷史文化的保存和現代化的更新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是所有發展中國家所共同面臨的現代性難題。

總結本次跳境的實地考察與現地創作,事實上央美創作者的參與度比南藝創作者高出許多,並確實依據考察過程取得創作素材,快速找到與自身創作連結的觀點與展現。南藝創作者中,或許是地利之便先自行考察,最後與央美師生一起參與考察行程的並不多,部分作品展現與素材取得上,似乎更是跳脫了這次設定的考察路線與現地創作的遊戲規則。所幸這些作品的關注,仍舊與二大主軸有緊密的關聯,就算不在考察路線上,也算是某種程度擴大了考察的版圖。這可以算是另一種「trans-territory」的精神展現嗎?只好請容許我們這樣自圓其說了。

[1] 引述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泥岩教育網:
<http://mudstone.swcb.gov.tw/>, 2013。

[2] 參考自曲溪社區發展協會網站:<http://ppgis.nccu.edu.tw/cs/chiushi/2/7>, 2013。